
使命

藉由以基督耶穌的真理為基礎的教學材料來教導和預備未來的領導人. 訓練領導人使他們知道如何做正確決定, 如何選擇基督徒的生活方式, 如何在課業和事業上鶴立雞群, 如何謙和的與人相處, 並自我約束. 總歸說, 教導孩童規劃出一種基督化的生活原則.
憧憬

供應一個基於聖經準則的優良甚至傑出的教育系統. 預備並塑造孩童道德生活.
座右銘
“我聽見我的兒女們按真理而行,我的喜樂就沒有比這個大的。
約翰三書四節
書院合法成立

藉由教育部在2002年批准下的760號決議, 仁愛書院合法地成立. 學校也按照教育部所頒布的各樣規定來設立對學生評分的標準. 學生成績單的發送是每一學期(三個月)一次, 成績是以1.0到5.0分表示, 最低分是1.0分, 最低合格分是3.0分.
仁愛書院簡史
在1996年巴拿馬這國家的第一代華人人口大約是十萬人, 但只有兩間以中文聚會的華人基督教教會. 其中一間是位於首都巴京, 另外一間則是在科隆省. 整個巴國的華人基督徒人數不到100人. 兩間教會都稱為巴拿馬基督教華人教會. 在1997年耶穌受難節的華人教會聯合退休會中, 兩間教會共同看見了"兩千/兩千異象", 這異象的簡明的內容就是, 還未到西元2000年華人教會要使至少兩千個華人接受福音, 歸向真神. 為要實踐這異象, 教會領袖們推出了九個目標. 這九項目標其中一項就是成立一所基督教學校. 因此, 在1998年我們開始了些有教育性質的服務, 如"課後班"(After School Classes)和成人英文班. 但這兩個服務都帶來不了太多傳福音的機會. 自1999年起我們開始申辦創校手續, 並著手設計一套可被巴拿馬教育部接納的教學課程. 然而2000年以過去了, 教育部依然沒有批准, 直到又過了兩年事情才有眉目. 學校董事會在2001年十二月的某一天的一個會議中決定: 若教育部在2002年一月30日之前批准, 我們就在該年開辦學校. 神允許了我們的祈求. 2002年一月28日教育部發出通知, 許可書院開始運作. 書院是在 2002年三月的第一週開課, 當時物資缺乏, 從零開始. 但神祂自己供應了我們一切需用的資金來購買教材和桌椅. 巴京堂也供應我們該教會的課室來開始授課. 在那時唯一不足的是學生稀少. 在2002年當仁愛書院正式開學時僅有27名學生, 他們分別是在學前班k4, k5和國小一年級就讀. 那時本校只有兩位英文老師, 一位西文老師, 一位中文老師和一些辦公人員和清潔人員. 首先, 我們要將感謝獻給全能的神, 是祂容許我們走到今日. 我們知道仁愛書院之所以可以被創立是因為神的容許. 我們也要感謝家長們的對書院信任, 將他們的子女委託我們給予他們教育. 此外也謝謝學生們, 為了他們願意學習的態度. 最後, 也要感謝教師, 行政及工作人員們, 因他們為了榮耀耶穌基督的聖名擺上了許多的心勞.